俯瞰美丽中国《青海篇》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地处内陆却名中带“海”
高山巍峨,湖水潋滟
草原辽阔,白云悠然
在这里
清洁能源供电创世界纪录
生态保护卓有成效
脱贫攻坚如火如荼
这里是青海
名山大川 大美青海
昆仑山横贯中部
唐古拉山峙立于南
祁连山矗立于北
青海的大山
少了几分秀气
它们苍茫雄浑、气势巍峨
豪气冲云天
峰外多峰峰不存
岭外有岭岭难寻
昆仑山以其绵亘不绝的姿态
巍峨磅礴的气势
被称为“万山之祖”“万神之乡”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走进祁连山
就不由得想起胡笳、狼烟、战场
想到那些家国情怀的慷慨悲歌
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
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
世上也很难再找出三条这样的大河
它们的源头如此之近,血脉相连
长江、黄河、澜沧江由此奔涌
长江总水量的1.8%
黄河总水量的49%
澜沧江总水量的15%
都源源不断来自“中华水塔”三江源
在众多大山之间
散落着许多如宝石般的湖泊
其中最大的一颗蓝宝石
就是青海湖
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的“海”因它得名
烟波浩渺、蔚蓝无边
湖水在阳光照耀下
从黛绿到浅蓝变幻着多种颜色
每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青海湖更是美不胜收
最纯粹的蓝
最艳丽的黄
水天一色的天际线
白云以一种怒放的姿态
肆意翻滚
夹在雪山之间的茶卡盐湖
洁白如雪,如同“天空之镜”
在这里,天是湖的一部分
湖又是天的补充
置身其中,如梦似幻
日月山在云的催动下舞动着斑斓
藏羚羊在宁静美丽的可可西里
肆意奔跑
形状各异的巨大土丘
矗立在水上雅丹
如同巨舸驶向远方
在青海
每一处都美得
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艺术之乡 七彩青海
在蛮荒色彩还未褪去的五千年前
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在这里
当时,它印在彩陶的花纹上
唐代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从这经过
带来了工匠、艺人、书籍
影响了青海的经济、文化发展
著名的唐蕃古道
近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
这是一条联通了
我国西南友好邻邦的官驿达道
更是一条承载了汉藏交好
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
千百年过去了
至今在古道经过的地方
还遗留着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两位公主,一条古道
绵延几千里,传颂上千年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青海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区之一
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在此并存融合
汉、藏、蒙、回、土、撒拉等族和谐相处
在青海,方言自成一家
有一种速度叫撒展
有一种厉害叫砝码
有一种灵活叫花泛
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不管男女老少
讲话都带着一股爽利之气
纵情马背 肆意驰骋
这是他们的豪爽和洒脱
在青海,有一种画叫唐卡
热贡艺术的唐卡
色彩鲜艳,历经百年而不褪色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青海人对美的追求
就藏在一幅幅唐卡之中
在青海,有一种民歌叫“花儿”
纯净悠扬的歌声
唱的是青海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
在青海,没有什么事
是一首花儿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唱两首
在青海,还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青海人的一天
往往从一碗杂碎汤开始
结束于一杯醇香的青稞酒
这种惬意
就像是生活对青海人特别的馈赠
藏着青海人的豪爽、热情
绿色发展 活力青海
50多年前
青海曾作为两弹基地
“两弹一星”精神
是这里的一座不朽丰碑
40多年来
工业经济规模增长51.6倍
农村牧区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83倍
就业人数增长近2.3倍
对外贸易额增长近70倍
改革开放让青海
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有一种速度,叫青海速度
40年间
青海共建高速公路3900公里
高寒高海拔的难度
阻挡不住青海人破山开路的决心
有一种能源,叫青海能源
这里的清洁能源极为丰富
太阳能装机961万千瓦
风电装机247万千万
这里的每一个动作
都在带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
有一种贡献,叫青海贡献
在严格的生态保护下
“中华水塔”生机重现
三江源保持纯净本色
承载起上下游一脉相承的文化情感
在青海
土地离天空和白云很近
你可以看天、转湖
仰望星辰,等待日出
也可以感受
昆仑山口的风有多劲
格桑花开时有多美
在这块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古老神奇的人文魅力
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创新开放的时代元素
应时而动,蓄势而发
大美青海
还看今朝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